雕塑作品《看山还是山》
作者:张新宇
创作时间:2024年 作品材质:铝板,铜 作品规格:高150cm,宽62cm,厚120cm
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进京作品
1.1 作品主题思想
作品《看山还是山》以“ 山”为创作基础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 山”是永 恒的描绘对象与表现主题,象征着宇宙的宏大和自然的秩序,其蕴含了深刻的文 化意义和哲学思想 ,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。
作品以“看山”为主题 ,以写意为手法 ,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“ 山”的象征 意义,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源自中国禅宗,展现了人在修行 或者对事物认知上可能经历的三个阶段,同时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传 达的精神追求,彰显出是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和创作过程,“仁者乐山、智者乐水”, 通过写意雕塑手法塑造中国传统的山水哲学观,将山川之势、之态、之质、之意 成为雕塑体的构造诗性表达,通过艺术语言展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,体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。
作品同时表达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主题思想 ,体现现代生态文明建 设的理念。在当代文化复兴背景下,《看山还是山》作品通过创新艺术形式演绎 “ 山”之主题 ,展示民族文化自信 ,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1.2 作品创作构思
《看山还是山》作品呈现智者骑马看山的写意场景, 山前一位智者骑马观山思索,通过虚实变幻的写意雕塑创作语言结合观赏角度的变化,展现“看山是山, 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的视觉变化,呈现万物认知上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中 国水墨化画般的精神追求。
作品构图以中国古代各时期著名山水画构图为基础 ,如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《溪山行旅图》等,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远法进行构图实验,选择高远的山与 人物之间的空间组织,艺术提炼溪流、山峦、行旅的人物等元素并对其进行写意 雕塑艺术语言转化,以高浮雕的层次,结合创新竖线切片重构手法,塑造山水画 水墨浸染的深邃意境。
作品运用创新写意雕塑语言,在静态的雕塑艺术造型中 ,塑造动态水墨流动 感。通过运用切片艺术语言重构山体,使静态的山水高浮雕呈现出虚实变化,结 合光影营造与观赏角度的变幻,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动态流动的视觉肌理,展现 出中国水墨画的虚实特征,使观者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体验到中国山水画意境中 的水墨感、空气感、写意感以及哲思。侧面观看 ,山体切片层层叠叠,智者仰望 观山与山对话,展现出雕塑的厚重,看山是山;再到正面与侧面之间观赏 ,山体逐渐由虚变实,雕塑的体量感与山的虚空感相互交错,视觉复杂映显,呈现看山 不是山的景象。正面观看,山体逐渐通透消隐如同写意水墨,前景智者的实与背 景的虚强烈对比,展现出看山还是山之意境,而意境恰恰又是中国画精神的至高层级。